陈花军1 付志霞1 校俊成2 1.河南城建学院;2.中铁七局集团郑州工程有限公司
【摘 要】工程建设过程中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涉及大量的不确定因素,是一项风险较大的活动,因此,工程风险管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在阐述建设项目风险管理一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对工程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建设项目 风险 风险管理
工程建设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涉及大量的不确定因素,项目面临的风险也就越多,风险导致的损失也越来越大,因此,工程风险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国外在工程建设领域开展风险管理的研究和实践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目前在国际工程建设领域的应用已比较普遍。国内关于工程风险管理的研究与实践也得到了逐步的发展,但由于起步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风险管理水平较低,成效不明显,需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
一、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一般原理
建设项目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是一项风险较大的活动。工程风险管理是依据项目所处的风险环境和预先设定的目标,对风险从认识、分析至采取防范处理措施等一系列工作的过程,以合理的成本保证预定目标的实现。关于工程风险管理基本原理的提法各不相同,但主要内容包括了风险的识别、估计、评价、应对和监控,主要任务是将风险减至可以接受的程度,并进行合理的风险责任分配,是一个循环动态的过程,其流程如图所示。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运用各种方法对项目的风险进行系统的归类和识别。风险估计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后果大小,以及出现时间和影响范围的确认。风险评价对风险进行综合分析,并对风险进行重要性排序,评价工程总体风险。风险应对是制定应对策略和技术手段的过程。风险监控指监测并记录工程项目的各种风险状态,并监视残余风险和识别新风险,保证项目风险管理计划的实施。
二、我国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国内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与应用起步较晚,主要是因为在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西方的项目管理理论时未能同时引入项目风险管理理论,加上我国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工程风险管理理论才被引入我国,并逐步得到发展和应用。但其理论研究还有待提高,应用的效果还不是很显著,还存在很多制约因素。
1.工程各参与方风险意识淡薄。工程各参与方的风险意识淡薄是制约风险管理在国内发展的主要障碍。建筑企业在项目管理方面的经验已较为丰富,但大多数工程参建单位没有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都不愿在风险管理方面投入必要的资金和精力,宁愿选择风险自留的手段,但自留的风险有可能会超过企业的承受能力,一旦风险发生,将会给企业造成极大的损失。
2.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的适用性不强。虽然我国已经开展了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但太过偏重于对分析方法的研究,与工程实践结合不紧密,工程风险管理实践只局限于项目的个别阶段,全过程的风险管理还未展开。
3.风险识别困难、风险评价误差大、风险处理手段落后。我国很多企业在风险研究费用上投入不多,企业中风险管理还未实现完全信息化,缺乏对经验、数据的积累与分析,未建立完整的风险管理数据库。因此,大部分相关企业对工程的风险因素以及工程建设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识别不够全面。风险评价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投入很多人力,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费用。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风险评价中没有丰富的可供借鉴的历史资料,定量分析较少,定性分析较多,造成风险评价的结果不够准确、误差较大,从而影响到风险管理后续工作的进展。
目前我国的风险管理制度还不成熟,大多数项目在应对风险时采用风险控制、风险自留的处理手段。然而风险控制必须经过有效的风险识别与评估,否则一旦发生风险,可能有更大的风险损失。而风险自留只有在风险分析时认为风险发生概率小且损失较小、在项目储备资源限度之内时才可以采用,否则就很危险。
4.相应的法律、法规等制度依据尚不完善。我国已经出台了有关工程方面的法律法规,但由于缺乏针对工程建设的具体规定,在实践操作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在新修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中,虽增设了有关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的条款,但其覆盖范围有限且属于推荐性,没有法律强制力。《保险法》中虽然规定了工程保险的相关条款,但却没有针对工程建设的具体法律,缺乏实际操作性。因此,相关法律法规需进一步完善。
5.工程担保和保险市场尚未形成。工程担保和保险市场的形成还需要有从事此类业务的专门机构及相应人才。国内部分银行已开展一些工程担保业务,但普及度不高,保险公司还不能从事工程担保业务,专业化的担保公司还没有形成规模,并且对设立专业担保公司应具备条件、如何审批、业务范围与如何监督等还没有明确规定。国内保险公司对工程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与实践还需深化,工程保险险种还比较有限,且保单形式单一,缺少灵活性,不能满足工程建设市场的需要。
6.风险管理中介机构发展不完善,相关专业人才欠缺。国内一些保险公司已开展了工程保险业务,但却很少为企业所接受。除了与保险公司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有关外,还有是缺少工程保险方面的经纪人、代理人。另外,一些工程风险管理咨询公司也缺少对工程保险方面的咨询服务,相关知识也不普及。因此,有很多的业主、承包商投保的积极性不高,培育和发展风险管理中介机构、专业人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关于我国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发展的建议
1.完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法律法规。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还不适应有关工程建设方面的风险管理。《担保法》虽然有担保业务的相关规定,但缺乏针对工程建设方面的具体规定。目前,工程保险发挥了一定的风险保障作用,但缺乏对建设工程各方参与保险的具体要求和措施。今后的有关立法中,需考虑有关工程担保、工程保险的内容,在有关合同示范文本中制定相关条款,以及研究制定各种相关的系列合同示范文本,以利于工程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
2.培育发展工程担保市场,积极发展工程风险管理中介机构。工程担保是风险转移的重要手段,并能够强化建筑市场的守信机制,有助于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除了现行的银行担保外,还应当积极发展其他具备条件的机构担当担保人,发展承包商之间的同业担保。对于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也应允许开展担保业务。工程担保公司的设立,国家应尽快制定审批要求,确定业务范围,规范运作,并进行有效监督,形成竞争机制。目前,我国缺乏专门的建设工程保险经纪人、保险代理人和风险管理咨询公司,应积极引导、扶持工程风险管理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
3.适当采用强制性措施加快风险管理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当前政策和制度的制定应强调提高风险管理的水平,促进风险管理观念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推广。如在大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中增加风险管理报告的要求;在工程项目管理中需包含风险管理的内容、拟定相应的制度。另外,应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明确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企业有了充分的自主权,为了回避风险较少损失,必然会积极运用科学与灵活有效的方法进行风险管理。
4.加强与建筑业相关的行业协会对风险管理方面的重视。目前,我国的相关行业协会对于风险管理技术方面的研究与培训、咨询服务等方面涉及的很少。有关行业应发挥其优势,组织相关机构进行风险管理技术的研究,提供咨询服务与培训,加强国内外信息交流,尽快建设我国风险管理信息中心,为项目风险管理提供服务。
5.建立企业的内部风险管理体系,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必须建立企业风险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企业首先要提高风险的识别能力,企业内部注重相关资料和经验的积累、分析,掌握不同工程项目的风险规律,并进行记录归档,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资料库,为今后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承包商应提高风险识别的能力,做好风险识别阶段的工作,以便运用各种风险分析技术对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四、结语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工程项目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越来越需要项目管理者对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视和加强。虽然国内项目风险管理近些年得到了发展,但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进行改进,积极进行理论研究和应用,以促进我国在项目风险管理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家远、刘春乐.建设项目风险管理[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
[2]吴增玉、西宝、刘长滨.中美建设工程风险管理体系比较研究[J].建筑经济,1999.
[3]邱苑华.现代项目风险管理方法与实践[M].科学出版社,2003.
[4]尹志军、陈立文、王双正、苏春生.我国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进展研究[J].基建优化,2002.
[5]刘健晖、岳金桂.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甘肃农业,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