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俄第一所合作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项目封顶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7-09-12

        8月31日,中建一局华北公司建造的中俄两国第一所合作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主教学楼主体钢结构塔尖完成吊装,高度达到156米,标志着工程主体结构全部封顶,作为中俄文化交流节主会场的北理莫斯科大学,将会在9月迎来迎接中俄两国领导人的观摩。这所由中俄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的大学,将成为中俄两国教育合作的里程碑,标志着中俄人文交流合作达到一个新高度。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校长赵平、副校长塔拉索夫,深圳市建筑工务署署长乔恒利,中建一局集团副总经理王小玉,中建一局华北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周立新等参加封顶仪式。深圳特区报、深圳卫视等媒体到现场采访报道。
  赵平在仪式上高度赞誉中建一局在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项目的建设中“充分展现了先锋精神和深圳速度”。乔恒利说,中建一局在9个月的时间里实现主体结构封顶,在深圳的工程建设史和工务署的建设史上都是创举,中建一局保证了工程质量、工期、安全,打造绿色工地、智慧工地,希望深圳建筑行业其他单位向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项目学习。塔拉索夫接受深圳卫视采访时说,项目建设速度惊人,这个学校建筑风格与莫斯科大学一样,莫斯科大学将派最优秀的教师,建设世界一流高校。
  国家名片:中俄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中俄两国教育合作的里程碑
  2014年5月,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共同见证签署合作协议,支持北京理工大学与莫斯科国立大学在深圳合作创办“中俄大学”。这是中俄两国领导人见证签署的第一所中俄合作大学,将为深化中俄两国战略合作关系,落实“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提供人才保障,为中俄两国合作和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和高水平学术成果。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由中国教育部批准、广东省人民政府管理、北京理工大学和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合作设立、深圳市政府投资建设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办高等教育机构。这所大学将肩负起中俄两国教育文化的交流使命,促进两国人文交流合作,今年是中俄文化交流年,这所大学将成为中俄文化交流节主会场,它的建成标志着中俄人文交流合作达到一个新高度。莫斯科大学校长萨多夫尼奇说:“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是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建校260年来唯一一所与中国联合建立的大学,意义重大。”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项目位于深圳市龙岗区,总建筑面积29.7万平方米,大学主教学楼的主体钢结构塔尖高47米,被称为“北莫之星”。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项目预计2018年底竣工,中建一局作为这所大学的建设方,要将其建成世界一流的独具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届时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将在这里接受中俄高等教育,也将成为向世界展示深圳的文化窗口。北京理工大学校长胡海岩说:“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将率先引进莫斯科大学先进的教学体系和学术标准,不仅有利于加深中国与俄罗斯高等教育系统间的了解与合作,促进两国高等教育的合作发展,还将填补中外合作大学发展的空白。”
  中国智造:5.5精品工程生产线展现中国品质
  中建一局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项目单体工程多、造型复杂多变、钢结构安装难度大、工期紧张,为项目的质量、安全、工期、组织协调带来了挑战。项目将MR混合现实技术、BIM技术、智能放线机器人、无人机、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工程建设中,实现对项目的“智慧建造”。
  中建一局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项目经理应博介绍,中建一局运用荣获中国质量奖的“5.5精品工程生产线”(5个步骤、5个步骤、5条底线),用“智慧建造”让以后来这所大学的师生充分体会到“中国品质”。
  项目将BIM技术应用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实现了钢结构方案优化、钢结构安装过程模拟、室外管网碰撞检查及地下室管线综合排布,保证了工程建设一次到位、一次成优。
  利用3D扫描进行土方平衡建模,实现了土方挖填的精确算量。引入智慧土方开挖系统,将场地模型输入系统后,机器人自动按照模型进行开挖作业。
  在市政管网对接施工中利用MR技术,实景表现前期隐蔽的水电气热管线,又结合智能放线机器人,实现精准放线,避免开挖时对已完工部位造成破坏。
  项目安全管理运用VR、多媒体、实景体验、伤情安全教育,守护工人生命安全。
  项目将物联网技术、BIM和无人机应用到现场管理,对工程建设资料进行云端数据共享,用移动终端实时掌控现场安全、质量、进度,第一时间发现和解决问题,实现了施工管理联动性突破,提高了效率,加快了施工进度,4个月完成主楼从底板浇筑到主体结构封顶的任务,创造了不到两天完成一层楼的建造速度,15天完成了主楼钢结构塔尖吊装。
  中国责任:“四节一环保” 保卫蓝天
  中建一局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项目通过节地、节材、节水、节电“四节一环保”,将水能、风能、光能等多种自然资源转换为工程建设的“生命动能”,保卫蓝天,实施绿色建造。
  项目现场全部采用风能光能互补路灯,满足现场施工照明需求。风能光能互补路灯利用风能和太阳能进行互补供电,与传统路灯产品相比,不仅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每月可为项目节约用电3000度。
  项目改变了工程施工后期铺设市政管网的传统做法,推行市政先行,在施工前期先布局市政管网、铺设市政道路,提高了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现场的雨水承载量和排放回收能力,施工前期便铺设永久性市政道路取代传统工地现场的临时道路,项目建成后,现场市政道路将继续使用,节约临建资源投入,减少建筑垃圾产生,还能为施工现场提供了高规格的绿化、硬化及配套设施。在学校的人工生态湖建设中,项目将收集的生活用水、雨水通过第一道净化后排入人工生态湖,借助湖中生态化鱼贝植物进行第二道净化,净化后的湖水用于校园绿植浇灌,实现了雨水回收利用率100%,节约了水资源。
  中建一局为深圳建成66张“名片”
  中建一局党委书记、董事长罗世威介绍,中建一局参加深圳特区建设从未缺席,深圳特区成立37年,中建一局用64年始终坚守的“工匠精神”用地标见证特区的成长,为深圳建成66座“名片”,包括国家名片——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中国地标——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深圳动脉——深圳地铁9号线、世界最大会客厅——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等经典名筑,这些“名片”不仅有摩天大楼、高品质住宅、超大城市综合体、高科技产业园、超级厂房等房屋建筑,还有地铁、高速公路、水厂、机场等基础设施类重大民生工程,每张“名片”都与特区的发展和市民的生活紧密相连。持续拓展特区的幸福空间。

 
本网站版权属北京市建设工程发包承包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所有,所发布之招投标信息均依据交易中心职能并经招标人认可。未经交易中心授权的任何转载,交易中心不对其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各有关交易主体在组织、参与招投标活动时,请以本网站(www.bcactc.com)发布信息为准。
本网站中的文章(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 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本网站转载于网络的资讯内容及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如果您 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更正。若未声明,则视为默许。由此而导致的任何法律争议和后果,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网站所转载的资讯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北京市工程建设交易信息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16035号